行业动态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中心>行业动态
全部 1602 公司新闻 0 最新签约 10 行业动态 442 档案库 1135

“按下手机键,医护即上门”——需求量大 “成交量”却不温不火 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:走实才能走远

时间:2022-02-17   访问量:1307

按下手机键,服务送上门

“嘀、嘀……” 2月7日上午,南京市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邹燕和护士王琳,收到网络上门服务通知短信后,稍稍准备就拎着治疗箱顶着风雪出发了。

她们上门服务的对象是94岁的刘爷爷。刘爷爷患有慢阻肺,行动不便,吞咽功能也不好,需要长期使用鼻饲管进食,每个月都要更换鼻饲管。进门后,两人全面察看、评估了刘爷爷的身体状况,然后熟练地为老人更换了鼻饲管。刘爷爷的老伴告诉记者:“上门服务的护士温柔、耐心,而且很专业,省了我们大事了!”

按下手机键,护理服务送到家——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已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医疗服务手段,尤其为高龄或失能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近两年来,南京多家大医院和社区医院都开展了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试点。

江苏省人民医院2016年就在血透、脑卒中、糖尿病、肿瘤等病区开展了网约护士上门服务试点。患者在家用手机APP下订单,后台即可下单给护士上门服务。南医大二附院、南京鼓楼医院、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也纷纷推出各自的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。

2019年8月,南京市秦淮区率先启动由区政府主导的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项目,辖区内首批参加该项服务的医院有19家,采取“线上申请、线下服务”模式,由医院组织资质护士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、留置/更换导尿管、物理降温、标本采集等上门服务项目。

盘活护理资源,实现三方共赢

2019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《关于开展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,同时鼓励开展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新型业态,并将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广东等6个省市作为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试点省份。

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。至2020年底,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850.53万,占总人口比例为21.84%,高于全国3.14个百分点。抽样调查显示,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高达77.4%,80岁以上高龄老人患慢性病比例达85.3%;全省失能、失智老年人超过135万。江苏出台的《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服务对象是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,包括高龄或失能老年人、康复期患者和癌症终末期患者等。

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能盘活现有护理资源,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。护士上门“一对一”服务,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方便性,满足了多样化、差异化、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求。

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的造口师姚翠,是医院首批取得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资质的护士之一,至今已开展上门服务6个年头。“目前,全院获得上门服务资质的护士有200人左右。从去年6月份到年底,我总共接了25单,平均每月3至4单。”姚翠介绍,这几年上门服务的多是本院出院的“老病号”,她对病人情况非常了解,双方也十分信任。不少病人家属给她留言:上门服务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,希望在更多的领域、更多的范围推广。

姚翠告诉记者,创口换药、清创等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,每次两个人一起上门,病人需付300元服务费。“这300元,一部分上交医院,一部分交给与医院合作的信息平台,每个人实际到手的不足100元。” 姚翠表示,虽然个人收入不算多,但上门服务锻炼了个人的沟通、社交、独立操作能力,医院也把这项服务同评职称挂钩,在护士中大力推广。


上一篇:月薪2万员工跳槽去互联网大厂 遭原公司索赔200万 一审:给24万违约金!法院最终这样判

下一篇: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“生命线”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--> 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

在线咨询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